欢迎来到鹤山市红十字会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工作动态

李铁夫艺术与革命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12月22日,由鹤山市人民政府主办的李铁夫艺术与革命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作为鹤山市纪念李铁夫诞辰15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研讨会邀请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中国美术馆、《美术》杂志、中国油画协会、中央美院美术馆、广州美术学院等机构和院校的专家学者参加,受到人民日报海外网、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南方都市报、广州日报、江门日报等近10家主流媒体关注报道。研讨会由凤凰卫视主持人王鲁湘主持。

  活动中,鹤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镇就致开幕词。他表示,研讨会以艺术为桥梁,以铁夫为纽带,目的是搭建一个沟通的平台,希望让广大朋友能够更近距离接触鹤山、深度了解铁夫。

  活动现场,播放了鹤山宣传片《情义鹤山》和《丹青不渝》,让与会嘉宾对艺术大师、革命先驱李铁夫及鹤山市生态、人文环境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研讨会上,专家们对李铁夫的艺术成就及其革命精神进行了深入探讨。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前副主席、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要创始人李济深之女李筱松回顾了其父李济深与李铁夫在抗战时期的点点滴滴,她表示,纪念铁夫先生有现实意义,要学习他爱国主义和不断进步的精神,早日实现祖国统一和民族复兴的大任。

  中国油画学会副主席张祖英讲述了2000年筹备中国百年油画展过程中关于护送李铁夫真迹到北京办展的故事。他表示,李铁夫真迹在油画展上排在开篇第一位。因为他是中国最早到欧美受到欧洲油画大师教育的人,绘画艺术比较纯正,得到了欧洲油画精华的教育,而且他的绘画技法成熟,艺术感强烈,具有非常高的造诣,他的艺术成就值得大家尊重。

  湖南美协原副主席、中国油画学会理事、天津美院客座教授邓平祥表示,李铁夫是中国油画史上拓荒式的人物,他把中国油画的历史提前了几十年;他投入革命、变革社会的革命主义精神和改变社会的时代使命感,直到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中国国家画院美术史论研究所副所长高天民认为,从艺术史角度看,李铁夫油画风格多变,其后期作品很好地结合了中国传统绘画技巧,绘画性和写意性较强,为中国油画民族化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

  军博办公室原主任、第一编辑研究处处长兼军博学术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研究员姜廷玉认为,李铁夫不仅是艺术大师,也是革命先驱。他为民主革命作出许多贡献,比如参与创建同盟会,捐献作品为革命筹款、反对国民党内战与腐败等。

  《美术》杂志主编尚晖认为,李铁夫是第一代接近西方油画的本源的油画家,值得敬仰。纪念李铁夫先生诞辰150周年掀起了一个史学话题,让我们重视并弥补对中国20世纪油画史研究上认识的不足,让我们重新关注那些仅仅在中国油画史年表上只出现过名字的画家。

  专家们还围绕如何加强李铁夫艺术研究展开了探讨。其中,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殷双喜则建议,政府部门应设立研究基金,鼓励更多专家学者开展李铁夫艺术及革命的研究命题。

  王鲁湘也表示,李铁夫的艺术成就不能也不应该被遗忘,他在中国百年油画史上的地位相当于“甲骨文”,要做好研究打捞工作。

  围绕李铁夫精神的传承与弘扬,《美术》杂志原主编王仲表示,李铁夫先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传奇人物。此次研讨会为研究李铁夫革命和艺术人生开了一个好头,希望能继续下去,不断挖掘、研究和宣扬,不要遗忘这个对我们历史和美术史作出贡献的人物。

  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安远远表示,李铁夫是江门的骄傲,他大大提高了江门在美术史上的地位,要好好宣传铁夫及其精神,让家喻户晓。

  解放军报社理论部原副主任李卫星则提出,要从提高文化自信的角度,把李铁夫作为一个文化品牌放到更高的高度去宣传。

  旅美学者、作家、画家张郎郎表示,建议通过电影电视剧的方式展现李铁夫其人其事,通过深入挖掘李铁夫精神内涵,以之作为后人学习的范本。

  鹤山籍画家李金明表示,铁夫精神有教育意义,作为鹤山人,为鹤山能诞生这样伟大的艺术家和革命先驱感到光荣和自豪。

  中央美院美术馆馆长张子康,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典藏部主任、材料技法·修复研究室创建人之一、国际文物修护学会会员梁小延,香港美术专科学校弟子、深圳市宝安区政协常委、深圳市航空航天人才协会常务副会长聂睿姬,江门市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协会会员王畅怀、首都博物馆展览策划部、研究中心原主任(副研究员)孙五一等专家也参与了研讨。

  鹤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镇就表示,铁夫先生的历史地位和研究价值非常高,今后将加强对铁夫先生材料的挖掘整理,加强宣传,加强跟专家学者的联系和交流,擦亮铁夫名片,还原他的历史地位。

  会后,相关专家还为本次纪念李铁夫先生诞辰150周年系列活动题词。

 

来源: 鹤山广播电视台

相关附件: